浙江投资7.5亿新建校;各地不再审批“公参民”学校;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停止招生
要闻目录
▪ 学校动态
浙江海宁投资7.5亿元新建校,英国约克圣彼得学校参与管理;
荟同学校苏州校区将于2022年9月开学;
青苗国际双语学校怀柔校区将于今年9月开学;
北师港浸大:为持有境外一流大学Offer的留学生提供入学机会;
高校师生开学入校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教育政策
劳动教育考核结果将作为高中和高校毕业依据之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单独设课;
八部门:各地不得再审批设立新的“公参民”学校;
北京: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规则”发布,本学期开始;
上海: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
▪ 行业信息
教育部:各类民办学校比去年减少4820所;
教育部将继续支持中外合作办学;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成立诉前调解中心处置校外培训矛盾纠纷;
教育部公布校外教育培训违规典型案例;
首届大湾区面向未来的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论坛开幕
▪ 全球资讯
中国学生申美人数较去年减少近18%;
哈佛教授出任美国驻华大使;
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停止招生
学校
动态
01
浙江海宁投资7.5亿元新建校,英国约克圣彼得学校参与管理
浙江海宁一批城市国际化建设重点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其中民办学校项目占地面积158亩,总投资约7.5亿元。建筑包括教学楼、艺术体育楼、图书行政综合楼、体育馆、食堂、学生宿舍等。
学校委托英国约克圣彼得学校参与管理,总办学规模为96班,提供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在内的基础教育阶段优质的国际双语教学,为海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项目桩基施工已完成,计划年底前部分楼栋结顶。
▲来源:海宁市人民政府
02
荟同学校苏州校区将于2022年9月开学
荟同苏州校区坐落于苏州市相城区高铁新城,毗邻苏州高铁北站,位于长三角经济圈中心区域。高铁北站是京沪高铁和规划建设中多条铁路的交汇枢纽之地。乘坐高铁23分钟到达上海虹桥机场,45分钟之内到达南京和杭州,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校园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用地面积约7.4万平方米,总投入约16亿元。在苏州市委市政府,相城区委区政府及各相关单位的鼎力支持下,荟同苏州校区将于2022年9月正式亮相苏州相城。
▲来源:荟同苏州校公众号
03
青苗国际双语学校怀柔校区将于今年9月开学
根据怀柔政府网发布,近日,怀柔区委书记、怀柔科学城党工委书记戴彬彬到科学城青苗国际双语学校调研。位于怀柔科学城内的青苗国际双语学校怀柔校区计划于今年9月开学,支持全寄宿制教学,学校“一校多路”的教学方式也将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升学路径。
戴彬彬强调,建设优质国际学校是怀柔区构建以科学城为统领的“1+3”融合发展新格局的必然需求。希望青苗国际双语学校要紧密联系怀柔科学城建设、联动区域内创新创业主体,与怀柔本地学校形成优势互补,探索深化职业教育体系,将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来源:怀柔政府网
04
北师港浸大:为持有境外一流大学Offer的留学生提供入学机会
经教育部批准,北师港浸大为持有境外一流大学Offer的留学生提供入学机会。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中文简称“北师港浸大”,英文简称“UIC”)是首家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内第一所新型博雅大学,位于中国宜居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的珠海市。
获国家教育部特批,以及广东省教育厅、珠海市政府和各界大力支持,北师港浸大于2005 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许嘉璐教授、创校校长吴清辉教授建立,采用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现由许嘉璐教授任校董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汤涛教授任校长。秉承博雅教育办学理念,北师港浸大创新地推行全人教育、四维教育及国际化办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子。
来源:北师港浸大招生办
05
高校师生开学入校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8月27日上午,教育部召开2021教育金秋系列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会上要求,高校师生员工开学入校时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要严防校外疫情输入,严格管理面向师生的校内外大型活动。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
政策
06
劳动教育考核结果将作为高中和高校毕业依据之一
教育部网站8月24日消息,教育部日前正式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称《纲要》)。
《纲要》明确,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学校要依据学生身心发育情况,适度安排劳动强度、时长,切实关注劳动任务及场所设施的适宜性。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认真排查、清除学生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鼓励购买劳动教育相关保险。
▲来源:教育部网站
0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单独设课
8月24日,在教育部召开的2021教育金秋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沈湘平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进行解答。《指南》明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教材的总体要求分解到中小学各学段各学科,不单独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
▲来源:澎湃新闻
08
八部门:各地不得再审批设立新的“公参民”学校
8月25日,教育部官网公布了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公办学校单独举办、公办学校与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合作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应办为公办学校。新建居住社区配套建设的义务教育学校,应当建为公办学校。各地不得再审批设立新的“公参民”学校。公办学校不得违规输出品牌;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也不得利用公办学校品牌开展宣传或其他活动。
▲来源:教育部网站
09
北京: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规则”发布,本学期开始
8月25日,北京市教育“双减”工作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汇文中学召开。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在新的学期,本市将大比例促进干部教师轮岗交流,一些区经过暑期的认真准备,很多的优秀校长、骨干教师、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进行了区域内的合理流动,到了新的岗位,提供给孩子更优质的课程和教育服务。
交流轮岗的对象一是校长层面,为公办学校正、副校长,凡是距离退休时间超过5年的,并且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6年的正、副校长原则上应进行交流轮岗;二是教师层面,交流轮岗的对象为公办学校在编在岗教师,凡是距离退休时间超过5年的,并且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6年及以上的教师,原则上均应进行交流轮岗。
▲来源:中国青年报
10
上海: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
近日,上海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并统一登记为双重管理的非营利性机构;对原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对已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按照标准重新办理审批手续;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外资不得控股或参股学科类培训机构。
▲来源:证券时报
行业
信息
11
教育部:各类民办学校比去年减少4820所
日前,教育部公布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各级各类在校生达2.89亿。
民办教育部分,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8.67万所,比上年减少4820所,占全国比重34.76%;招生1730.47万人,比上年减少43.87万人,下降2.47%;在校生5564.45万人,比上年减少52.16万人,下降0.93%。
▲来源:教育部网站
12
教育部将继续支持中外合作办学
教育部日前表示,2021年秋季学期来临之际,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出入境和人员往来受限,不少学生面临求学困境。为切实回应社会关切,教育部继续支持部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以及内地(大陆)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以下简称“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通过自主招生,缓解疫情影响下我国学生无法出国学习的困难。
相关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在保证教育公平的前提下,发挥合作办学特色,以双向选择、择优录取方式,为学生提供国内求学机会。此次自主招生不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不占用高校原有招生指标,对高校其他各类招生不产生影响。
教育部公布的参与此次招生的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自主招生院校包括清华、央财、同济等50余所高校,涉及60余个本科/硕士教育项目。这些教育项目主要涉及管理、经贸、传媒、艺术等领域。
▲来源:教育部网站
13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成立诉前调解中心处置校外培训矛盾纠纷
8月25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北京市教育“双减”工作新闻发布会,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为了防范风险,北京市级专班制定了防风险处置方案和纠纷调处工作措施,明确加强政策解读、有序维护各方利益、加强部门协同联动等。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还成立校外培训矛盾纠纷诉前调解中心,对校外培训中出现的和学员、职员以及第三方的矛盾纠纷进行诉前调解。
▲来源:央视新闻
14
教育部公布校外教育培训违规典型案例
教育部网站8月24日消息,为落实中央“双减”文件精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依法履职、主动作为,积极开展专项整治,发现并处理了一批校外培训违规典型案例。本次公开涉及北京、浙江、湖南、福建、江苏等5个省市。
▲来源:教育部网站
15
首届大湾区面向未来的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论坛开幕
8月28日,由集思未来教育主办,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英国牛津AQA国际考试局和顶思教育ToSchools共同协办的,首届大湾区面向未来的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论坛暨集思未来教育大湾区开业典礼,在深圳市华侨城洲际大酒店举行,与会者共话“人才培养”这一主题。
自2021年始,在培养面向未来、具备全球胜任力的复合型人才这一目标下,集思中国团队确定了下一个五年发展规划,正式更名为集思未来教育,并成立集思高等研究院,每年开展教育学等学科方向的科研课题和学术活动。同时,集思大湾区团队已于今年落地深圳,成为全国18个集思所在城市中的重要一员,立足湾区,面向未来。
▲来源:顶思
全球
资讯
16
中国学生申美人数较去年减少近18%
根据美国大学通用申请系统Common App的数据,申请2020-2021学年就读的中国学生申请人数比上一学年减少了18%。鉴于美国大学新学年国际学生的申请量比上一周期增加了 9%,中国学生的下降趋势显得尤为明显。美国国土安全部数据亦显示类似趋势,2020年中国学生在美注册人数较2019学年减少近20%,降至382561人次。
中国学生对美国的兴趣减弱可能是由于美国对中国学生的签证限制、大流行期间美国的反亚裔种族主义抬头以及美中紧张局势加剧造成。新申请季将至,由于肆虐的德尔塔毒株疫情和复杂的国际局势,申请人数是否还会进一步走低,仍不得而知。
▲来源:华盛顿邮报
17
哈佛教授出任美国驻华大使
美国白宫8月20日发布声明称,美国总统拜登决定提名尼古拉斯·伯恩斯为美国新任驻华大使。白宫声明介绍,伯恩斯曾长期担任职业外交官,现为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外交和国际关系教授。伯恩斯曾任美国副国务卿、驻希腊大使、驻北约大使等职务。他会说流利的法语,并熟悉阿拉伯语和希腊语。有专业人士认为,这一任命或将使得国际教育交流迎来新转机。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8月2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有关提问时表示,中方注意到有关报道,希望新任的美国驻华大使致力于促进中美两国的友好合作,为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来源:人民网
18
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停止招生
新加坡国立大学日前宣布,预计在2025年将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大学学者项目进行合并,形成一个新的更大的文理学院,这一机构暂时命名为“新学院”,但未来不会以耶鲁的名字命名。这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对学术课程进行更大规模重组的举措之一。
这一变化旨在为更多的新加坡学生提供沉浸式、跨学科的通识教育。新学院将以小组教学、公共课程和至少两年的住宿生活为特色,每年招收500名学生以上。新加坡国立大学正在进行一系列教育创新的举措,除了合并还包括设计与工程学院的创建。
由于这一变化,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将于2025年在其目前的一年级学生毕业后停止运营。根据新加坡国立大学和耶鲁大学在2011年签署的原始合作协议,双方均给予了对方在2025年退出的机会。
▲来源:耶鲁北京中心
往期精选
思粉生日礼 | 顶思五周年,您送祝福,我送门票!
又一民校“被关停”?民促法实施如何平稳落地
“双减”落地一个月,这些省市找痛点抓落实
民办教育下半场:野蛮生长已过去,实力比拼已到来
“双减”对标日本:培训机构是如何蜕变的?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专业发展
社群活动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上海:021-60768001
北京:010-53382767